【讀書心得】吃的台灣史
作者:翁佳音, 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1/10/09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有聲書->傳送門
《台灣食物的歷史洪流》一書,透過歷史、語言與文化的交織,深入探討台灣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和其背後的歷史演變。由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分成上下兩卷,分別探討了「吃什麼」與「怎麼吃」的台灣歷史,從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治時期到戰後的飲食習慣變遷中,讓讀者一窺台灣豐富的飲食文化。
上卷著重於介紹不同時期台灣的飲食選擇,帶領讀者穿越時間的洪流,感受各個歷史時期的飲食特色。例如,荷蘭與西班牙殖民時期的飲食引入,對當時台灣飲食習慣的影響,這些外來文化逐漸融入在地,形成獨特的飲食風貌。而下卷則探討了飲食方式的變遷,從烹飪技術到餐桌禮儀,這些細節中折射出社會結構的改變和生活方式的演進。
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各種飲食文化的交融造就了今日台灣豐富多樣的美食景觀。這本書以歷史為軸心,深入剖析了從殖民時期到現代,台灣如何在不同文化的影響下發展出多樣化的飲食文化。
基隆與咖哩的淵源也是書中的一個有趣話題。由於基隆在日治時期是台灣的重要港口,許多日本人居住於此,導致基隆的飲食文化深受日本影響,尤其是咖哩料理的普及。這種異國風味的結合,使得基隆的飲食文化既保有傳統,又增添了異域風情。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台語俚語:「殘殘豬肝切五角。」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豬肝在當時社會中的珍貴性,也體現了當時的飲食文化價值觀。豬肝曾是昂貴的補品,基隆廟口的碳烤三明治甚至包入了豬肝,這種獨特的搭配也成為了基隆美食的一部分。
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牛被視為重要的勞動力和靈性動物,因此殺牛和食牛肉被視為禁忌。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禁忌逐漸被打破,但在清代,仍有許多地名如刣牛坑、刣牛寮等,反映了台灣人民對牛的特殊情感。
書中提到有些人甚至會以海龜肉混充牛肉販賣,這種做法在現代觀念下顯得不可思議,但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在食物來源不足的情況下,如何以創意來應對挑戰。
台灣的飲食文化,不僅僅是各種食材和烹飪技術的結合,更是歷史、文化和社會變遷的反映。台灣早期原住民雖然沒有文字記錄,但透過殖民者的記載和耆老的口述歷史,我們得以窺見他們的飲食習慣。這本書以平易近人的語言,將這些繁雜的歷史資料整理成冊,讓讀者能夠輕鬆地理解台灣飲食文化的來龍去脈。
書中不僅介紹了台灣主食和調味料的演變,還從食材特色的角度出發,展示了台灣飲食文化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發展歷程。這些內容不僅豐富了讀者對台灣飲食的認識,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文特色。
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飲食文化的多樣性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各種不同文化的交融,不僅造就了台灣今日豐富多樣的飲食景觀,也成為台灣獨特的軟實力。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飲食文化的記錄,更是一部台灣歷史的縮影。
《吃的台灣史》讓我們得以透過食物,回顧台灣的歷史與文化,探索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的故事。從荷蘭傳教士的麵包到日本時代的牛肉吃法,每一個時期的飲食文化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意涵。這本書不僅是一部飲食文化史,更是一部台灣社會發展的縮影。對於喜愛歷史和飲食文化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部不可錯過的佳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