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在印度,我的名字是活著

作者:徐明涓

出版社:月熊出版

出版日期:2018/02/07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在印度,我的名字是活著


讀完《在印度,我的名字是活著》這本書,我的內心經歷了一次深刻的震撼和洗禮。這本書記錄了一位名叫吉娜的女性,如何在30歲那年,憑藉勇氣和對自我的探索,獨自踏上印度這片充滿矛盾與美麗的土地。她的旅程不僅是地理上的遷徙,更是一場內心的自我發現與重塑。本文將從旅行的初衷、過程中的挑戰與成長、以及旅程帶來的啟示這三個方面來闡述我對這本書的心得體會。


1. 旅行的初衷:尋找自我的勇氣


吉娜的印度之行,不同於一般的旅行者,她不是為了放鬆或者逃避現實,而是懷著一種強烈的內在驅動力——尋找真正的自己。這一點深深觸動了我。她的旅行是一種挑戰自我的行為,尤其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一位女性選擇獨自前往印度這樣一個充滿矛盾與挑戰的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對自我認知的深刻追求。


書中提到,吉娜剛抵達印度時,對這個國度的第一印象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是它的神秘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則是現實中的貧富差距、性別不平等和社會秩序的混亂。這樣的情境使得她一度感到無所適從,甚至萌生了返回台灣的念頭。然而,她最終選擇了接受和面對這些挑戰,這正是她旅行初衷的體現——尋找並認識真正的自己。


2. 過程中的挑戰與成長:從不適到臣服


在印度的旅途中,吉娜經歷了許多讓她重新思考和反省的事情。她提到,在找旅館時因為是單獨女性而被忽視,這讓她感到無助和挫折。這些經歷,使她深刻體會到「沒有一定得怎樣」這個道理。這種觀念的轉變,對於一個習慣於按部就班和計劃行事的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其中,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她在印度搭火車時的經歷。按照當地的習俗,人們會把吃完的餐盒直接丟到窗外,這與她從小被教育要愛護環境的理念完全相悖。這種文化衝擊讓她感到無所適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慢慢理解了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將食物留給野外的生物。這種對當地文化的理解和接納,使她的心態從抗拒轉為臣服,學會了尊重和適應不同的文化和習俗。


在吉娜的旅程中,她不斷地面對這樣的文化衝擊和心理挑戰。這些挑戰不僅考驗了她的適應能力,更讓她學會了如何在不確定和混亂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這樣的成長過程,是她旅行中最寶貴的收穫之一。


3. 旅程的啟示:活著的意義與家人的重要性


吉娜的印度之行最終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告終。這場大病讓她一度面臨生命的威脅,也讓她深刻認識到「活著」的真正意義。書中提到,在生病期間,她開始反思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這樣的經歷,使她意識到,無論是多麼豐富多彩的旅行,最終都需要回歸到對生命本質的理解和感悟。


這場大病讓吉娜更加珍惜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在旅行的過程中,她時常感到孤獨和無助,但正是這些困境和挑戰,讓她更深刻地體會到家人的重要性和愛的價值。她明白了,無論我們走得多遠,最終都需要回到家人和愛的懷抱中,這才是生命中最真實和珍貴的東西。


書的最後部分,吉娜用彩色照片和文字,展示了她經歷這一切後的重生。這種對比,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衝擊,更是心靈上的洗禮。黑白與彩色的轉換,象徵著她從混沌中走向明朗,從困惑中走向清晰,從絕望中走向希望。這種重生,不僅僅是一種生命狀態的轉變,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升華。


4. 個人的反思與共鳴:勇氣、成長與自我探索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吉娜的故事與我內心深處的共鳴。她的勇氣和堅持,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我們常常被日常的瑣事所束縛,忘記了生命的真正意義和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吉娜的旅程提醒我,無論生活多麼不易,我們都應該勇敢地去探索和追尋自己的夢想。


同時,書中吉娜的經歷也讓我反思,成長往往伴隨著痛苦和挑戰。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應該學會接納和臣服,而不是一味地抗拒和逃避。這種心態的轉變,正是吉娜在印度旅途中學到的重要一課,也應該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應該學習的態度。


結語


《在印度,我的名字是活著》不僅僅是一部旅行記錄,更是一部關於自我探索和成長的心靈啟示錄。它讓我重新思考了旅行的意義和生活的本質,提醒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勇敢地去接受和探索未知的世界。吉娜的故事激勵著我去尋找自己的道路,無論前方的路途多麼艱辛,我們都應該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和追求,因為「活著」,本身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鷹架工法介紹,鷹架搭建技巧大揭密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