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方舟

作者:夕木春央

譯者:鍾雨璇

繪者:SUI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3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方舟



《方舟》這部小說,初看之下或許會讓人以為只是一本尋常的推理作品,但實際上,它不僅探討了犯罪推理,更深入挖掘了人性與道德的深層問題。這部小說由日本覆面作家夕木春央所創作,雖然表面上看似一個典型的密室殺人案,卻在故事結構與內涵上展現出許多令人深思的哲理。


首先,小說的開篇很快地將讀者帶入一個緊張的氛圍,劇情一開始就設定在一個封閉的地下「方舟」建築中,這座建築擁有三層樓深的地底結構,充滿了不明的機械與房間。七位男女以及一對帶著孩子的夫妻,因為探險而進入了這個奇怪的建築,然而當地震發生時,巨石堵住了出口,地下室開始進水,預計七日內將完全淹沒整個方舟。這種封閉、窒息的環境,立即讓人感受到極度的壓力,彷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逼近毀滅的邊緣。


小說的核心衝突,源自於一個倫理困境,也就是所謂的「電車難題」變體。在這個困境中,倖存者們必須選擇一個人來操作機械,移動巨石以打開出口,然而,這個操作者將無法自救,最終會溺斃而亡。於是,問題來了:誰應該犧牲?是憑藉自願,還是讓最沒有價值的人去承擔這個命運?又或者,殺人犯應該成為這個「犧牲者」?


這個情境本身已經非常具有張力,但作者並不滿足於僅僅呈現一個道德抉擇的故事。在選擇誰應該犧牲的同時,小說又引入了一樁謀殺案,讓倖存者們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增大。每個人都開始懷疑,是否這位殺人犯應該成為那個被犧牲的對象,畢竟,他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夕木春央在這裡展現了他極其高超的敘事技巧,他不僅讓讀者沉浸於推理與破案的樂趣中,更將道德與人性問題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其中。當所有倖存者都在為自己的生存掙扎時,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在極端的情況下仍保持善良?當生死關頭來臨時,我們的行為是否依然能遵循我們所相信的道德規範,還是我們的善行只是源於恐懼與自保?


這部小說的深度,正是在於它將善惡的界限模糊化。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會逐漸意識到,許多角色的選擇其實都是出自於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掙扎,而非單純的善良或邪惡。這讓讀者開始質疑,所謂的善與惡,是否只是一種表象?還是,它們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當殺人犯終於被指認出來時,讀者會感到震驚,因為這並非故事的終點,反而是故事的真正開始。作者巧妙地利用這個轉折點,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複雜與引人入勝。當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讀者會不禁回頭思索,整個故事究竟在暗示什麼?那些看似簡單的線索,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寓意?這使得《方舟》不僅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推理小說,更是一場關於人性與道德的沉思。


此外,《方舟》之所以能夠在推理小說界脫穎而出,也在於它成功地結合了「本格推理」與「電車難題」兩大經典元素。傳統的本格推理作品,通常著重於謎題的設計與解謎過程,然而《方舟》並不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而是進一步探討了角色在極端情況下的選擇與行為。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方舟》超越了單純的推理小說範疇,成為一部具有哲學意涵的作品。


小說中的角色雖然數量不多,但每一位角色都代表了不同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在面對生死抉擇時,他們的反應各不相同,有人主張犧牲最弱小的人,有人認為應該進行公平的投票,而有人則試圖尋找其他出路。這些角色的選擇,不僅反映了他們各自的性格,也讓讀者得以從不同的角度審視這個道德難題。


《方舟》是一部讓人難以忘懷的小說,它不僅僅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推理作品,更是一場關於人性、道德與生存的思辨旅程。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不僅會被情節的緊張感所吸引,更會不斷思索: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我會選擇犧牲自己,還是讓他人去死?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並不那麼簡單,而正是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探討,讓《方舟》成為一部值得反覆閱讀與思索的傑作。


讀完《方舟》後,讀者可能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要重新翻閱小說的前半部分,因為當你了解了整個故事的真相後,許多之前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突然變得至關重要。這種反覆閱讀的需求,正是優秀小說的標誌之一,它不僅能在第一次閱讀時給予震撼,更能在之後的閱讀中帶來新的啟發與思考。


夕木春央的《方舟》是一部深具創意的推理小說,它在謎題設計、敘事技巧與人性探討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透過這本小說,作者不僅挑戰了讀者對於推理小說的傳統認知,更讓我們反思,在極端情況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與惡?這樣的故事不僅令人震撼,也讓人深思,值得每一位喜愛推理與哲學思辨的讀者細細品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

鷹架工法介紹,鷹架搭建技巧大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