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作者: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embke)
譯者:鄭煥昇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23/03/04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了一種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循環。這種現象不僅僅表現在藥物成癮或不良嗜好上,也延伸到日常的生活習慣中,例如沉迷於手機、暴飲暴食、熬夜追劇等等。這一切反映了我們如何在逃避現實的不適與痛苦,卻不自覺地陷入了另一種無法控制的癮症。
逃避痛苦,追求無痛的世界
從19世紀的醫療觀點來看,適當的痛覺被認為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們對於無痛治療的需求逐漸上升,導致現代人對於痛苦的耐受度不斷降低。這種現象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中有著深刻的反映。現代人對於疼痛與不適的恐懼,促使我們不斷尋求各種娛樂,來分散注意力,從而讓痛苦的感覺暫時消失。
然而,這樣的行為導致我們越來越難以忍受小小的不便。我們開始變得容易分心,對生活中的小挫折無法容忍。這讓我們想到《娛樂至死》這本書所探討的社會問題,我們似乎已經走向了一個過度依賴娛樂來逃避現實的時代,而這種行為的背後,實質上是對痛苦的恐懼與逃避。
大腦的獎勵機制:愉悅與痛苦的平衡
神經科學家發現,愉悅與痛苦的感覺在大腦中的處理區域是重疊的,也就是說,當我們感受到快樂時,大腦同時也在調節痛苦的感受。這種相互拮抗的機制像是一個天秤,一端是快樂,另一端是痛苦。當我們過度追求快樂,例如不斷地消費娛樂、沉迷於物質享受,天秤上的快樂端就會向下傾斜,與之相對的痛苦端則會升起。
然而,當快樂的刺激消失時,痛苦感隨之而來。我們的大腦會自動調節天秤的平衡,這種調節導致了我們對愉悅的耐受性變得越來越低。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多、更強烈的快樂刺激來達到曾經那樣的滿足感,而這正是成癮的核心機制。
成癮的惡性循環
隨著我們對快樂的需求增加,痛苦的反彈也愈發明顯。這種惡性循環不僅限於物質依賴,還包括心理上的逃避行為。當我們過度依賴外在的快樂來源,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逐漸失靈,愉悅的感受時間越來越短,痛苦的滯後卻越來越長。這讓我們開始追求更極端、更危險的刺激,以求達到曾經的愉悅感。
對於成癮者而言,他們的大腦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對於多巴胺的接受能力下降,導致獎勵系統的敏感度降低。這樣的人群很難感到滿足,因此需要不斷尋求外界的刺激。這樣的現象並不限於物質成癮,現代社會中的許多行為模式,例如網絡成癮、社交媒體依賴、過度消費等,都是這種惡性循環的具體表現。
面對情緒的真相
當我們習慣於逃避痛苦時,事實上是在逃避自己的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波動,有時會感到低落,這是生命的一部分。然而,現代社會強調的是「對自己好一點」,這種理念不斷推動我們去尋找多巴胺的快感,而不是面對痛苦的真實。
當我們逃避痛苦時,實際上也限制了我們體驗完整情緒的能力。精神科醫生發現,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患者,往往會失去感受深層情緒的能力。他們可能不再感受到極度的悲傷,卻也失去了感動的瞬間。這種情緒的扁平化,讓人逐漸失去對生活的熱情與動力。
正念與痛苦的價值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意識到逃避情緒的危險,正念運動逐漸受到了重視。正念訓練、瑜伽、冥想等方式,成為了許多人脫離物質依賴,回歸內心世界的選擇。這些方式強調的是對當下的感知與接受,讓我們能夠面對內心的痛苦,而不是試圖通過外在的刺激來掩蓋它們。
痛苦與快樂的對立關係其實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當我們逃避痛苦時,也同時失去了從痛苦中獲得成長與轉化的機會。正如《美麗新世界》中所描繪的那樣,過度追求快樂的社會最終會變得毫無生氣,所有的快樂都變成了空洞的享樂,失去了希望與追求。
結論:平衡痛苦與快樂
我們不應該害怕痛苦,因為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成長與前進的動力源泉。現代社會對快樂的過度追求,讓我們忽視了痛苦的價值。無論是通過藥物,還是依賴娛樂,我們都在尋找逃避痛苦的捷徑。然而,真正的生活意味著接受這些情緒的起伏,正如天秤上的平衡一樣,我們需要在快樂與痛苦之間找到一個和諧的點。
最終,匱乏和痛苦並非不應該存在的東西,它們反而是希望與快樂的基石。我們應該學會接受這些負面的情緒,並從中找到前進的力量。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真正走出成癮的循環,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與快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