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島嶼・鳥嶼

作者:劉伯樂

出版社:鯨嶼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13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島嶼・鳥嶼



《島嶼・鳥嶼》這本書是由劉伯樂撰寫的自然生態著作,融合了自然書寫與生動的鳥類插畫,向我們展現臺灣獨特的鳥類世界。這不僅僅是一本鳥類圖鑑,更是劉伯樂多年來親身觀察、攝影、紀錄與繪畫的心血結晶。在這本書中,劉伯樂透過筆觸與文字,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鳥類世界,重新認識這個被譽為「鳥類天堂」的美麗島嶼。


1. 臺灣的鳥嶼之美


臺灣這座島嶼,歷經數百萬年的地質變遷,逐漸形成了今日的地貌。從冰河時期到火山活動,島嶼經歷了海陸交替的變化,最終在板塊擠壓下浮現於海面,成為今天的臺灣。這座島嶼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無數動植物生物的棲息地,特別是鳥類。臺灣的鳥類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擁有亞洲第一的特有種鳥類密度,使其成為世界著名的賞鳥天堂。


書中提到,早期的臺灣被稱為「蓬萊仙島」,是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然而,隨著航海時代的來臨,這座島嶼漸漸被發現並開發,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者與開拓者。這些外來者對島嶼的資源進行大肆搜刮,島內的自然生態也因此受到嚴重破壞。臺灣鳥類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環,同樣面臨人類活動帶來的生存威脅。即便如此,這些鳥兒依然在困難重重的環境中努力生存。


2. 鳥類的堅韌生存


書中描繪了32種臺灣特有的鳥類,包括帝雉、藍腹鷴、紋翼畫眉等,這些鳥類各自擁有獨特的習性與外觀。牠們或在山林間穿梭,或在濕地中覓食,每一種鳥類都在自己的小天地裡繁衍生息,維繫著島嶼的生態平衡。儘管牠們不會反抗人類的擾亂,也無法改變被迫適應的命運,但鳥類們依舊在這片土地上堅強地生存著,默默地適應著環境的變化。


從劉伯樂的視角,這些鳥兒並非僅僅是自然界的生物,更是承載了島嶼故事的靈魂。在人類不斷擴展領地的同時,鳥類們不曾抱怨也不曾退縮,牠們用最自然的方式存在於這片土地之上。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錄下鳥類們在生活中點滴的掙扎與堅韌,彷彿訴說著自然界無聲的抗爭。這些記錄成為本書最動人的部分,讓我們得以窺見鳥類世界的美麗與脆弱。


3. 變遷中的鳥類環境


在島嶼的生態變遷過程中,許多原本稀有的鳥類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變得常見。臺灣藍鵲、五色鳥等過去被視為珍貴的鳥類,現在經常出現在公園裡覓食或是在居民家中築巢。這些鳥類逐漸適應了人類的生活環境,並找到了與人類和諧共存的方式。這反映了自然界的適應力與韌性,也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


不僅是本土鳥類,許多外來鳥種也選擇在臺灣落地生根,如埃及聖䴉和高蹺鴴等牠們在島嶼上找到新的棲息地並快速繁殖,甚至威脅到本土鳥類的生存空間。這種「入侵者」的出現,也讓我們開始思考生態平衡的議題:我們該如何保護本土的鳥類?外來種又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提醒著我們,人類的每一項行為都可能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


4. 自然觀察的價值


劉伯樂以親身的經歷提醒我們,欣賞自然的美不一定要走遍天涯海角,島嶼本身就是一座無盡的寶庫。透過作者的文字,我們能感受到他對於自然世界的熱愛,這份熱情不僅激勵我們用心觀察身邊的自然,更提醒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停下腳步,與自然建立深厚的連結。書中的每一幅鳥類插畫,都充滿了作者對鳥兒的關注與感情,這些作品不僅是鳥類的寫實紀錄,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象徵。


作者認為,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尊重與保護,與我們對於人類社會的包容與接納同樣重要。正如生態保育學者安卓.杜布森所說:「人的多元化和動、植物的多樣性一樣重要。」這句話道出了自然界中各物種和諧共處的核心價值。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存在,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都有其生存的權利與意義。


5. 劉伯樂的觀察視角


作為一位鳥類寫作者與插畫家,劉伯樂在書中扮演著記錄者的角色。他的作品不僅僅是純粹的鳥類描繪,更蘊含了深刻的社會觀察與反思。透過細膩的筆觸和真實的故事,作者帶我們穿越時間與空間,見證了鳥類與臺灣的共同歷史。他的文字像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作,每一頁都在提醒我們,臺灣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位置上的島嶼,更是一個充滿生命與故事的鳥嶼。


《島嶼・鳥嶼》不僅是一部鳥類的自然書寫,更是對島嶼生態的深情告白。劉伯樂以平實而真摯的語言,帶領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的自然,學會珍惜我們所處的環境。透過這本書,我們不僅了解了臺灣鳥類的多樣性,也看見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韌性與美麗。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作品,每一次翻閱,都能帶來新的感動與啟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

鷹架工法介紹,鷹架搭建技巧大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