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書店不屈宣言
作者:田口久美子
譯者:顏雪雪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9/09/07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傳送門
田口久美子的《書店不屈宣言》以她四十年的書店從業經歷為背景,深入探討了實體書店的興衰歷程。書中充滿了她對書籍、書店的熱愛,以及對這個行業發展的深刻反思。她見證了書店業的輝煌與衰落,尤其在網路書店與電子書快速崛起的衝擊下,實體書店的存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書店不屈宣言》以細緻的敘述方式展現了書店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從選書到銷售的每一個步驟,書店員工都投注了大量心力。田口將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視為一種對書本的深刻敬意,也希望讀者能夠理解這些工作的價值。讀者們經常忽略的書架陳列,實則是書店員工長期思考與累積經驗的結果,這種用心讓書店成為一個特殊的空間。隨著現代人對「快速」的需求,這些精心雕琢的細節正在逐漸消失,這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的轉變,更是一種文化的流失。
田口在書中強調了亞馬遜等大型網路書店對傳統書店的壓迫性競爭,特別是亞馬遜以「快速配送」和「價格優惠」吸引顧客,使得實體書店陷入經營困境。不過,書中的焦點並不僅限於競爭,她還提及了現代社會閱讀習慣的變遷,尤其是閱讀人口的銳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短影音與即時資訊逐漸成為主流,讀書這種需要時間與專注力的活動,已經不再是大多數人的日常選擇。這讓人不禁擔憂,實體書店的式微,是否也意味著深度思考與文化沉澱的減少。
田口仍然對書店的未來抱持著希望,尤其是她對童書市場的關注。她提到,童書是一種對未來的期許,代表著我們對下一代傳遞的希望與價值觀。童書市場至今仍能維持一定規模,正是因為它背後所承載的意義。大人們將自己曾經讀過的書傳遞給孩子,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延續。即使在電子書和多媒體內容當道的時代,實體書依然有其無法取代的魅力。田口認為,實體書給讀者帶來的閱讀體驗是獨特的,透過紙張與文字的互動,讀者能夠以更緩慢、細膩的方式吸收書中的知識,這種體驗無法被電子閱讀器或其他形式的媒體完全複製。
書中還探討了書店對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田口提及地震後書店恢復營業的故事,展現了書店在人們生活中象徵「穩定」與「常態」的意義。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書店提供了一個讓人感到安定的空間,它不僅是一個購書的場所,更是一個文化的承載體,讓人們得以通過書籍與過去、與他人產生聯繫。
《書店不屈宣言》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書店經營的書,它更是一封寫給書店的情書,是對書店文化的致敬。田口不屈的精神,激勵著每一個在這個行業中奮鬥的人。即便面對網路書店的強大衝擊,田口仍然堅信,只要有愛書的人存在,書店文化便不會消亡。她在書中傳達了一種堅定的信念,即使時代變遷,書店仍然可以以某種方式存在,並持續為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慰藉。
閱讀《書店不屈宣言》讓我對書店這個行業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敬佩。我曾經只是作為一個消費者走進書店,挑選自己喜歡的書,卻很少思考這個空間背後所承載的努力與文化價值。田口透過她的經歷與觀察,讓我重新審視了書店的意義,也讓我認識到書店並不僅僅是一個賣書的場所,它還是一個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每一次走進書店的經驗,其實都是在參與一場文化的交流與傳遞。
田口筆下的書店充滿了生命力,這種生命力來自於她對書的熱愛以及對書店的深厚情感。她不僅僅是一個書店員工,她更是一個文化的守護者。她在書中展現了她的堅持與不屈,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她對書店的熱情與信念從未動搖。這種堅韌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也讓我開始思考,我們如何在這個數位化時代裡,保留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
《書店不屈宣言》是一部充滿情感與力量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書店這個行業背後的辛勞與美好。儘管面臨種種挑戰,田口久美子用她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有人仍然熱愛書籍,書店就不會消失。這本書不僅僅是對書店的禮讚,也是對所有堅持自己信仰的人們的致敬。讀完這本書後,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走進書店的機會,也更加理解了書店在現代社會中的獨特價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