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臺灣自然探索的驚奇旅程

作者:林大利

繪者:張季雅, 陳宛昀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3/08/3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



《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臺灣自然探索的驚奇旅程》一書,以生物學家斯文豪(Robert Swinhoe)在臺灣的探索為主軸,記錄他在19世紀的自然觀察與科學研究。書中詳細描繪了斯文豪如何以博物學家的眼光,深入臺灣的山川湖海,探索這片島嶼上的豐富生物多樣性。從動植物的記錄到自然地理的觀察,他的工作不僅打開了西方世界對臺灣自然生態的認識,也為臺灣的自然史留下了珍貴的資產。


生物探索與知識連結


本書中,斯文豪的生物探索不僅限於觀察動植物,他的工作更像是一個連接點,將臺灣的生物世界與當時西方的科學研究相連。他在臺灣期間記錄了超過千種動植物,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資料。藍腹鷴、臺灣黑熊等今日我們耳熟能詳的臺灣象徵性動物,正是透過斯文豪的研究被西方世界所認識。書中強調了斯文豪如何運用生物地理學的知識,從不同生態區域的物種分佈,來探索物種的演化過程。


生物地理學不僅幫助我們理解物種的分佈,更讓我們看見了自然環境對於物種演化的影響。斯文豪以嚴謹的態度進行觀察與記錄,從動物的行為到植物的分佈,他的工作猶如拼圖般構建了臺灣自然觀察的框架。這些觀察不僅豐富了科學界對臺灣生物的理解,也讓我們今日得以從歷史的角度重新審視臺灣自然生態的變遷。


跨領域的學術探險


《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一書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其跨領域的知識融會。書中不僅涵蓋了生物學的內容,還涉獵了歷史、地理等學科,讓讀者從多角度理解臺灣的自然環境。這種跨領域的文本,不僅突破了學科界限,還讓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有了更緊密的連結。作者林大利透過斯文豪的探索旅程,將這片東亞島嶼的生物多樣性串聯起來,並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引領讀者一窺19世紀臺灣自然史的發展脈絡。


這種跨領域的學術探險,不僅體現在斯文豪的個人經歷中,也延伸到了現代。書中提到,現代的鳥類學家林大利重新審視斯文豪的研究,透過公民科學計畫,進一步補足了當年所缺乏的資料。這種延續性的研究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臺灣自然觀察的歷史演變,更讓今日的科學研究得以從歷史中汲取養分,繼續探索自然世界的奧秘。


文化背景與生態演變的結合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是將臺灣的生物多樣性放置在世界歷史的背景中進行考察。透過斯文豪的筆記與觀察,我們可以看到,臺灣在16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如何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當時的歐洲探險家帶著對異域生物的好奇,踏上這片島嶼,並將他們的發現帶回西方世界。這種對生物的探索,不僅促進了東西方的知識交流,也改變了我們對臺灣這片土地的認知。


書中還特別提到了臺灣在19世紀的生態變化,並將這些變化與現代進行了對比。透過現代鳥類指標的研究,我們得以看見在過去一百多年來,臺灣生物多樣性的變遷。這種變遷不僅反映了自然環境的變化,也體現了人類活動對於自然世界的影響。書中的這些觀察,讓讀者不僅停留在對於過去的反思,也提醒我們要珍惜當前的自然資源,並積極參與生態保護的行動。


知識的趣味性與易讀性


林大利作為一位科學家,並沒有陷入過於學術的論述,反而以趣味性的筆法,將複雜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易讀的內容。書中不僅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還融入了歷史的故事性,讓讀者仿佛置身於一場跨越時空的探險中。書中的「知識眺望臺」專欄,更是以輕鬆的口吻,為讀者解釋生物學、地理學的核心概念,讓科學變得更加親民。


這種趣味性與易讀性,使得本書不僅適合專業的科學研究者,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無論是對臺灣自然史感興趣的學生,還是對生態保護有熱情的民眾,都可以從中獲得啟發。書中的這些知識,不僅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臺灣的自然世界,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繼續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


結語


總體而言,《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是一部結合了科學、歷史與文化的跨領域作品。透過斯文豪的眼光,我們得以重新審視臺灣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並從歷史的脈絡中,理解這些物種的演化過程。書中豐富的知識與趣味性的筆法,讓讀者不僅獲得了學術上的啟發,也引發了對於自然世界的深刻反思。在今日,當全球環境面臨諸多挑戰時,這本書也提醒我們,守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

為什麼房東不願辦租屋補助?內幕真相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