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停止腦中小劇場,輕鬆卸下內心的重擔

作者:水島廣子

譯者:楊詠婷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9/10/03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



在生活中,許多人時常陷入一種過度思考的狀態,無論是對工作、生活中的突發事件,還是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的細節。這種過度思考,讓我們陷入了反覆的內心劇場中,感覺焦慮、不安,甚至無法自拔。水島廣子的書籍探討了如何讓自己擺脫這種心靈負擔,並透過一系列的心態轉變,幫助讀者達到內心的平靜與自信。這本書的核心在於掌握如何「柔軟而強大」地面對人生中的起伏,讓我們能夠平衡情緒,釋放內心的壓力。


過度思考與自我壓迫


書中提到,許多人會因為對某些事情過度在意,從而陷入無盡的思緒漩渦中。作者指出,當我們在回顧過去的時候,經常會懊悔自己當時的選擇,這樣的反思往往讓人感到沮喪。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個人生活中,我們都容易對未完成的工作感到焦慮,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憂慮。這些情緒積壓久了,便會轉化成內心的重擔,導致我們無法輕鬆面對當下的生活。


此外,水島廣子提到,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甚至質疑自我的存在價值。這種情緒的逐漸累積,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焦躁,難以找到內心的平靜。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不安加工廠」,這是一個形象化的說法,指的是我們內心的擔憂與焦慮不斷地被放大和繁殖,最終把自己壓垮。


釋放內心的壓力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擺脫這些過度的壓力?水島廣子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實用的策略,幫助讀者減少內心的焦慮。她強調了「檢視自我內心濾鏡」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思考模式,學會拆解這些思維,從而釋放內心的壓力。這樣的過程,需要我們能夠有意識地調整思考方向,不再被不安情緒牽著走。


其中一個具體的技巧是「不安探測器」,這是一種自我檢查的方法,當我們感到焦慮或不安時,應該停下來思考:這些情緒的根源是什麼?這些情緒是否真實?透過反思,我們能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它們不斷膨脹。


另一個方法是學會從「未來會更好」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種正向思考的訓練,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心態。書中提到,我們可以觀察那些「不容易感受到壓力的人」是如何處理事情的,他們往往懂得適時放下過去的負面情緒,專注於當下。


與自己和解


在這本書中,作者還強調了與自己和解的重要性。許多人因為對自己過於苛責,經常感到壓力重重。水島廣子建議我們可以定期設立「今天我最重要」的日子,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在某些時刻專注於自己,放下其他一切壓力和責任,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這樣的自我關懷,不僅能夠減輕焦慮,還能讓我們重新找回生活的動力。


此外,書中也提到了「隨便一點也沒關係」的思維,這是一種讓我們學會放鬆心態,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不必事事都追求完美,適時地讓自己放下,能夠讓我們從壓力中解脫出來。


面對困難時的自我鼓勵


當生活中的事情不如意時,我們經常會陷入焦慮、挫敗的情緒中。書中提到,當我們面對難題時,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自我鼓勵話語來安慰自己。例如,當感覺到沮喪時,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的」,或者當受到挫折時,提醒自己「每件事都是成長的機會」。這些積極的話語,能夠幫助我們調整心態,避免陷入過度的負面思考中。


書中的另一個重要觀念是「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下」時,應該將注意力轉回到當下可以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讓自己陷入孤獨和無助的情緒中。這樣的思維轉變,有助於我們重新掌握內心的力量,讓自己更有主動性和控制感。


養成自我照顧的習慣


最後,水島廣子強調了自我照顧的重要性。現代社會節奏快速,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己內心的需求,長期處於過勞狀態。因此,書中建議我們應該定期給自己安排「放鬆的時刻」,不論是透過冥想、散步,還是閱讀來讓自己放鬆,這些都是幫助我們重新獲得內心平衡的好方法。


此外,學會享受「一個人的時間」也是重要的一環。書中提到,許多人在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中,忽視了與自己的相處時刻,這樣往往會導致內心的疲憊。因此,學會與自己獨處,並在這段時間中享受平靜,能夠讓我們重新找回內心的力量。


結語


總的來說,水島廣子的這本書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技巧,幫助我們學會如何減少內心的焦慮,釋放過度思考的負擔,並重獲內心的平靜。這些方法不僅能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更有餘裕,還能讓我們學會與自己和解,過上更快樂、更輕鬆的生活。書中的每一個小訣竅,都是幫助我們走向內心自由的關鍵,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學會這些技巧,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平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ord稿紙設定可以像是作文本,有格子的樣子

Word儲存格大小要怎麼調整

鷹架工法介紹,鷹架搭建技巧大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