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營繕師異譚之參
作者:小野不由美
譯者:王華懋
繪者:CLEA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3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傳送門
平裝版->傳送門
《營繕師異譚之參》是一本細膩描繪家庭與空間之間神秘連結的小說,作者小野不由美巧妙地將恐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微細之處,讓讀者在平凡的場景中感受到毛骨悚然的氛圍。這本書的核心,並非僅僅聚焦於鬼怪的出現,而是在探討那些無形但深深影響著人心的東西——家庭中的壓力、過去的傷痛以及情感的糾纏。
這部小說的六則短篇故事各具特色,卻都圍繞著「家」這個中心概念展開。小野不由美對於「家」的描寫,不單單是作為一個居住的場所,更多時候它象徵著某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或者束縛感。無論是物理上破損的房屋,還是內心受創的靈魂,這些故事中的「家」都存在著無法逃避的壓力與悲傷。
故事《誘惑的岩石》中,年輕人因為看到懸崖邊的女子而溺水,這象徵著誘惑與死亡的相互交織。懸崖邊的洋館似乎代表著一種神秘力量,這股力量可以吞噬生命,讓人陷入無法逃脫的命運漩渦。而那名女子的招手,則彷彿在呼喚人心深處的恐懼與無法抵擋的引誘。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人們無法抗拒的誘惑,無論是對死亡的好奇,還是對某種未知的渴望。
《火焰》則展現了另一種恐怖的形式,婆婆在死後仍然詛咒著媳婦順子,這不僅是靈異事件,更是家族關係中的壓迫感的具現化。即使婆婆已經去世,順子依然感受到她的控制,這表明了過去的陰影無法輕易消散。家庭中的壓力和控制感,在這個故事中被轉化為超自然的現象,讓人不寒而慄。
在《扭曲的家》中,彌生以打造娃娃屋的方式來模擬理想中的家庭生活,但這個過程卻逐漸走向扭曲。她所創造的家不再是和諧的象徵,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了某種壓抑與暴力的代表。彌生透過一個個細緻的娃娃來呈現家庭中的各種關係,而這些娃娃在她的手中不斷變形,逐漸顯露出她心中無法化解的傷痕。這反映了她對於「家」的複雜感情,既想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又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
《香袋》講述了一個關於新家的故事,丈夫回憶起與他共住的幽靈故事,這讓新家的氣氛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這篇故事探討了「家」作為一個新起點的象徵,但同時也是過去回憶的延續。家中所發生的事情往往是過去的延伸,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擺脫,某些記憶總是會如影隨形。
而《骸濱》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瀕臨大海的房子,房屋旁的庭園常常有水難屍體漂流而至。這個故事中的房子與海洋有著密切的聯繫,海象徵著無盡的死亡與寂寞,而這座房子似乎成為了死亡的延伸。故事中的女主角真琴孤身一人,與這片充滿死亡氣息的土地共存,這種孤獨感正是故事中無法擺脫的主題。海洋的無邊無際讓人聯想到無法填補的情感缺口,而這個房子似乎正是將人與外界隔絕的屏障。
《睡美人》帶出了另一種與家有關的恐怖,響子為了整理充滿痛苦回憶的老宅,進入了一個被薔薇覆蓋的小屋。在這裡,響子面對的並不僅僅是家中的遺物,更是過去的回憶。母親對已故姊姊的寵愛讓響子始終生活在陰影之下,而這棟房子成為了她內心鬱結的具現。這個故事將家庭中的情感糾葛與超自然現象相結合,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無法擺脫的壓迫感。
總結來看,《營繕師異譚之參》中的每個故事都展現了家作為情感載體的多重含義。家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它同時也是人們情感、回憶以及心理壓力的象徵。在這些故事中,房屋與家人之間的關係被具象化為各種鬼怪與靈異現象,而這些超自然的存在,無一例外地指向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創傷與痛苦。
尾端這位擅長修繕房屋的營繕師,雖然沒有超能力,也無法驅鬼捉妖,但他的存在卻給予了這些受困於房屋與回憶中的人們一絲解脫的希望。透過修繕房子,尾端彷彿修補了他們內心的裂縫,讓這些無法擺脫過去的人找到一個出口。
小野不由美用她細膩的筆觸,將恐怖故事與人際關係中的壓力緊密結合,讓讀者不僅僅是在閱讀恐怖故事,而是深入思考家庭、回憶與情感之間的複雜聯繫。這些故事中的鬼怪,並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恐怖存在,它們更多時候是某種壓力或痛苦的象徵。讀完這本書後,我們會不由得思考,究竟什麼才是「家」的真正意義?家是否真的能夠成為我們心靈的庇護所,還是它也會成為我們無法擺脫的枷鎖?
留言
張貼留言